【山河先鋒】丁賢林:扎根西南成大業
發布時間:2018-08-15作者:陳勁
在山河集團區域化戰略中,西南公司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7年前,西南公司在重慶創立,團隊成員僅23人,年度完成產值不過1.2億元。激烈地行業競爭下,如何闖出一條生路?怎樣打響山河品牌?成為亟需解決的系列難題。浴火涅,百煉成鋼。
7年來,西南公司同仁,靠勤懇誠信,用精品建筑贏得信賴;憑口碑營銷,讓客戶主動“尋求合作”;抓人才興企,培育學習型團隊;創分享模式,企業和員工“同發展、共命運”。
如今,西南公司已擁有470余人的精英團隊。今年上半年,新簽合同額達16億元,完成全年目標近八成。作為西南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丁賢林是如何做到的?
打響山河品牌
首個總包項目拿下多個第一
7月10日,重慶。
沉穩內斂,謙遜務實。談起公司,丁賢林思路清晰,言語中透著自信。西南公司上下,人人都喜歡他這種平易近人的性格。
“丁總特別勤勞,不管寒冬還是炎夏,只要不出差,總是第一個到公司。”西南公司副總經理吳運旺發現,不管他多早趕來上班,丁賢林早已在辦公室里忙前忙后,處理工作了。
“不帶團隊拼,就沒有西南公司現在的成績。”丁賢林坦言,他是湖北仙桃人,20歲考入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就讀工程預算專業。1996年,進入某大型建筑企業,在重慶市場深耕多年。也是在這一年,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
多年來,丁賢林對山河集團這支湖北建筑“鐵軍”早有耳聞,對山河的核心價值觀“勤懇誠信 惠人達己”更是極為認同。“山河是一支能干事,且能干成事的精英隊伍。”2011年,為謀求更大發展,他加入山河,任西南公司總經理,擔當起開拓重慶市場的重任。
公司成立之初,“人才缺、資金少,市場競爭激烈。”為了迅速打開局面,樹立山河品牌,丁賢林嘔心瀝血抓業務,不放過任何一個證明山河品質的機會 。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丁賢林承接到西南公司在重慶的首個總包項目――永川凰城華府二期。當著客戶的面,丁賢林擲地有聲地承諾“質量安全做到永川行業頂尖”,同時,“力創市級文明工地”,以及“兩個月內高層做到15層,達到預售要求”。
2012年8月18日,項目開工。每周,丁賢林至少下項目兩次,現場協調管理。他還根據集團“雙標化”工作要求,組織編寫了內部管理手冊,理順施工管理全部流程,狠抓安全質量。
一次,項目經理為了節約成本,從大門頂上“走”電纜線。“影響工地文明形象,必須重做。”丁賢林批評人,聲音不大,項目經理卻紅了臉,馬上安排人拆掉已裝好的電纜,按照文明工地的施工要求,重新埋到地下。
不放過每個細節,緊盯質量和安全,同時確保工程進度。一個多月后,丁賢林就把高層做到了15層,滿足了預售要求。言而有信,重誠踐諾的行動讓甲方心悅誠服。
完工交房前,項目部舉辦了公司首個“工地開放日”現場觀摩會,請業主驗房提問題。由于交房質量佳,重慶市建委未接到一起質量投訴。后來,重慶市永川區規定,凡竣工驗收,必須按照山河的做法開展“工地開放日”。
2013年,項目部舉辦了重慶市永川區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礎設施安全文明施工現場會。該項目還榮獲重慶市建設工程安全管理協會頒發的“重慶市級文明工地”,重慶市建設工程質量協會頒發的“三峽杯優質結構工程”,重慶市建筑業協會頒發的“重慶市巴渝杯優質工程”……為西南公司一舉創下多項第一。
拿得獎最多,培養的人才最多,贏得的客戶最多,凰城華府項目打造了山河集團在重慶地區的首個樣板工地,樹立了行業標桿,打響了山河品牌。
狠抓人才興企
創辦西南公司的“黃埔軍校”
品質山河,口碑漸起。越來越多的大客戶主動找到丁賢林,尋求二次經營,三次經營。“重慶的幾個大客戶,我們都至少合作過4期以上,總合同額都超過了10億。”
項目增多,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高素質人才需求突顯。
“應對市場變化,打造學習型團隊,刻不容緩。”丁賢林悟出,企業要健康發展,必須狠抓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
能不能辦一所自己的培訓學校?想法一定,丁賢林和團隊立即落實。沒場地,就找學校借;沒經驗,就借鑒培訓機構;沒老師,就邀請集團領導和知名專家授課。一月之內,嘉陵江岸管理學校應運而生,這也是集團內區域公司創辦的首個培訓學校。集團董事長受邀為首期100多位學員生動講授了開班第一課。首期培訓還陸續開辦了企業文化、商務禮儀、法務、財務、工程技術等課程。
“培訓轉變了我的工作思路。”學員韓逍,經營事業部經理,西南公司的老員工之一。以前,下項目督查,工地上出現問題和困難,她會第一時間反饋給丁賢林,然后等待領導指示。
培訓課上,大量生動的管理案例啟發了她,“為什么不能在我這里消化問題?我是否給出了可行的建議?給出的方案,工人做不到,我還能做什么?”現在,她一改之前的“簡單”式工作方式,不斷主動給項目提思路,出方案,想辦法。
改變的不僅是工作思路,西南公司上下,更多的改變正在悄悄發生。
公司的法務課上,參與學員最多。如何加強法律意識?怎么預判工程風險?成了學員問得最多的問題。工作中,員工主動加強了“風控”意識,對項目風險把控更加成熟。
很多與丁賢林有業務往來的大客戶慢慢發現,西南公司員工著裝日趨商務化,工作流程更加規范。“開會、接待,乃至一些細節更有章法了。”財務總監蔣嵐說,這些變化得益于丁賢林對法務、商務禮儀等課程的重視。
今年6月底,首期學員培訓結束。“公司全體成員參加輪訓,”韓逍說,每次培訓,會組織50%的機關員工、30%的項目人員參加。“每年培訓兩期,每期三個月,每月最后一個周末安排培訓。”
公司還從工程、技術、商務、財務四大管理中心,抽調20多名骨干精英參加了重慶市的德魯克管理培訓班,把先進的管理理念帶回公司。
內修外煉,學以致用。
就這樣,一個無形的“黃埔軍校”正在養成,一股團結向上的風氣由內而生,不斷為項目一線培養高素質團隊,為西南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鋪筑人才基石。
探索分享模式
員工企業“同發展,共命運”
“學習型,知識型,講誠信”,在吳運旺、韓逍、蔣嵐等西南公司成員眼中,丁賢林是一位睿智的領導,一個潛心為企業謀發展、為員工謀幸福的“領軍人”。
如今,公司由最初的20余人增長到目前的470余人,員工流失率極低,團隊幸福感滿滿。變化在哪?
回顧西南公司歷程,可以發現,丁賢林和團隊積極響應集團的發展戰略,創新探索“分享模式”,拿出部分“模擬股份”并嘗試跟投。方案一經推行,人才隊伍得到穩定,員工收入大幅提升。
“財務部年輕的女孩子,除了拿工資,還能參與跟投,收入漲了一大截。”蔣嵐說,在西南公司,年輕員工能憑自己的力量買房買車,在同業其他公司很難做到。目前,每個項目每個板塊都能跟投,每年還會安排費用來組織旅游。員工深切感到,不管以哪種方式參與項目,都會擁有極大的成就和豐厚的回報。
7年來,每到年底,丁賢林都堅持把員工跟投的本金和分紅的獎金一一發給參與項目的一線人員,可他從不拿自己那份“分紅”。“不拿是為籌集項目資金,謀求更大的發展。”
除了跟投,丁賢林對項目團隊還有重獎。他約定項目管理團隊的管理股份占項目的10%,“項目掙錢了,就把這10%獎給他們。”
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員工的健康成長。
丁賢林發現,新加入的學生,成長起來后,不會輕易為了收入離開。4年來,已有七八位年輕學生,從施工員崗位提拔為項目副經理。“他們將被作為準項目經理來培養。”
“不給員工成長機會,說明企業沒有發展。反之,讓員工成長,企業也會得到發展。”丁賢林笑言,作為企業,真正做到這一點,兩者才能“同發展,共命運”。
“勤懇誠信 惠人達己”,丁賢林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山河集團的核心價值觀。對項目用心,收獲品質;對客戶用心,贏得信賴;對團隊用心,凝聚人心;對人才用心,攜手成長。不僅如此,他始終把“風控、效益、規模”落在實處,始終把黨員、黨的干部的責任和使命放在心上,扛在肩頭,抓在手中,為我們詮釋了一名山河先鋒的作為和擔當。